一、學校簡介
 深圳大學198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視深圳大學建設,組織北大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援建電子、建築類學科,人大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建校40年,深圳大學秉承“自立、自律、自強”的校訓,緊隨特區,銳意改革、快速發展,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形成了“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的辦學特色,培養了近30萬各類創新創業人才,95%以上紮根粵港澳大灣區,為特區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學校實施高水平大學建設發展戰略,成為內地進步最快的大學之一,綜合實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人事管理體制等領域的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學校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實力雄厚、在國內外具有良好聲譽和重要影響力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
 深圳大學現有粵海、麗湖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72平方公里。現有在校生44758人,其中本科生28843人、碩士研究生14602人、博士研究生883人、留學生430人。學校師資隊伍結構不斷優化,現有教職工4201人,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83位,廣東省高層次人才96位,深圳市高層次人才2093位。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涵蓋哲學、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歷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27個學院,103個本科專業和3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3所直屬附屬醫院。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4個;有省級一流學科17個;學術學位博士授權一級學科15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類別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博士後工作站1個。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31個。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物理學、社會科學總論、環境科學/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地球科學、免疫學、數學等18個學科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化科研合作、國際化師資建設、國際文化交流”,目前與境外290所高校(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遍佈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學生交換、教師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並積極吸納全球留學生就讀深造,打造學校國際化氛圍,全面提升國際交流品質和層次。
 當前,深圳大學積極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文化引領,強化創新驅動,追求內涵發展,加快創建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而努力奮鬥!
 二、报考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品行端正,擁護“一國兩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二)在香港本地中學完成三年高中階段學習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三)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證件須在有效期之內。
 (四)品學兼優、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中五年級排名前30%者)。
 三、招生專業
 
  
   
    
     序號  | 
     院系  | 
     招收專業  | 
     專業類別  | 
     學制  | 
     備註  | 
    
   
   
    
     1  | 
     材料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理工類  | 
     4  | 
     不招色盲  | 
    
    
     2  | 
     傳播學院  | 
     廣告學  | 
     文理兼類  | 
     4  | 
     
 
  | 
    
    
     3  | 
     新聞學  | 
     文理兼類  | 
     4  | 
     
 
  | 
    
    
     4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理工類  | 
     4  | 
     
 
  | 
    
    
     5  | 
     電子信息工程  | 
     理工類  | 
     4  | 
     
 
  | 
    
    
     6  | 
     法學院  | 
     法學  | 
     文理兼類  | 
     4  | 
     
 
  | 
    
    
     7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文理兼類  | 
     4  | 
     
 
  | 
    
    
     8  | 
     人力資源管理  | 
     文理兼類  | 
     4  | 
     
 
  | 
    
    
     9  | 
     市場营銷  | 
     文理兼類  | 
     4  | 
     
 
  | 
    
    
     10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化學  | 
     理工類  | 
     4  | 
     不招色盲、色弱  | 
    
    
     11  | 
     環境工程  | 
     理工類  | 
     4  | 
     不招色盲、色弱  | 
    
    
     12  | 
     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理工類  | 
     4  | 
     
 
  | 
    
    
     13  | 
     自動化  | 
     理工類  | 
     4  | 
     
 
  | 
    
    
     14  |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理工類  | 
     4  | 
     
 
  | 
    
    
     15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智慧城市)  | 
     理工類  | 
     4  | 
     
 
  | 
    
    
     16  | 
     教育學部  | 
     學前教育(師範)  | 
     文理兼類  | 
     4  | 
     
 
  | 
    
    
     17  | 
     教育技術學 (智能教育)(師範)  | 
     文理兼類  | 
     4  | 
     
 
  | 
    
    
     18  | 
     經濟學院  | 
     供應鏈管理  | 
     文理兼類  | 
     4  | 
     
 
  | 
    
    
     19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文理兼類  | 
     4  | 
     
 
  | 
    
    
     20  | 
     哲學  | 
     文理兼類  | 
     4  | 
     
 
  | 
    
    
     21  | 
     歷史學  | 
     文理兼類  | 
     4  | 
     
 
  | 
    
    
     22  | 
     心理學院  | 
     心理學  | 
     文理兼類  | 
     4  | 
     不招色盲、色弱  | 
    
    
     23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理工類  | 
     4  | 
     
 
  | 
    
    
     24  | 
     外國語學院  | 
     日語  | 
     文理兼類  | 
     4  | 
     
 
  | 
    
    
     25  | 
     英語  | 
     文理兼類  | 
     4  | 
     
 
  | 
    
    
     26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理工類  | 
     4  | 
     
 
  | 
    
    
     27  | 
     物理學  | 
     理工類  | 
     4  | 
     
 
  | 
    
    
     28  | 
     醫學部  | 
     臨床醫學  | 
     理工類  | 
     5  | 
     不招色盲、色弱  | 
    
    
     29  | 
     生物醫學工程  | 
     理工類  | 
     4  | 
     
 
  | 
    
    
     30  | 
     藥學  | 
     理工類  | 
     4  | 
     不招色盲、色弱  | 
    
    
     31  | 
     政府管理學院  | 
     社會學  | 
     文理兼類  | 
     4  | 
     
 
  | 
    
    
     32  | 
     行政管理  | 
     文理兼類  | 
     4  | 
     
 
  | 
    
   
  
  
 四、招生計劃
 深圳大學2024年自主招收香港學生計劃視申請和考核情況而定。
 五、申請時間
 2023年12月5日至2024年1月5日。
 六、申請、考核辦法和相關事項
 (一)申請報名
 申請者須在2024年1月5日0時前(以收到電子郵件的時間為准,逾期視為不符合報名資格),將以下所有申請材料電子版(文檔名請設置為簡體)以壓縮文檔方式發至zsb@szu.edu.cn(郵件名以“姓名(简体)+2024自主招收香港学生报名材料”方式命名,未按要求命名發送的材料無效):
 1.《深圳大学2024年自主招收香港学生入学申请表》(見附件1)(下稱“入學申請表”),手寫簽字後須加蓋學校公章並在貼相片處貼上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半身相片(彩色掃描PDF文檔);
 2.《深圳大学2024年自主招收香港学生报名信息登记表》(見附件2)(EXCEL文檔);
 3.个人免冠電子照片(JPG图片);
 4.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正反面、彩色扫描JPG图片);
 5.中四、中五學年學習成績單(須加蓋學校公章、彩色掃描PDF文檔);
 6.考生所在中學負責人推薦意見(非必須、彩色掃描PDF文檔);
 7.體現考生個人情況的其他材料(彩色掃描PDF文檔)。
 備註:1.所有材料不需要邮寄纸质版本;2.申請者提供的所有材料須真實有效,如有不實,所產生的一切後果由本人負責。
 (二)資格初審
 我校將組織專家在規定時間內對報名成功的香港學生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初審合格名單將在我校本科招生網(http://zs.szu.edu.cn)進行公示。
 (三)考核
 我校將組織考官對初審合格者進行面試,面試時間初定於2024年3月上旬,具體時間及面試安排請留意電子郵件以及我校本科招生網最新公告。
 七、錄取原則
 (一)根據考生報考志願、面試情況、高中階段學習情況和學生綜合表現,擇優錄取,擬錄取結果將在我校本科招生網進行不少於5個工作日的公示。
 (二)公示結束後,我校將以電子郵件的方式聯繫擬錄取考生,擬錄取的考生須回復郵件確認是否入讀我校。
 (三)我校將確認入讀的擬录取名單報送廣東省教育廳審核,審核通過後辦理相關錄取手續,預計於2024年8月初發出正式錄取通知書。
 八、相關要求
 (一)證書頒發:按國家招生管理規定錄取並取得我校正式學籍的本科生,在允許的修業期限內獲得規定的學分,達到本科畢業生基本要求,准予畢業並頒發深圳大學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對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深圳大學學士學位並頒發學位證書。
 (二)新生持加蓋學校公章的《錄取通知書》報到,入學報到時間及相關要求以《錄取通知書》和《入學須知》上的規定為準。
 (三)新生入學後,由學校進行身體檢查,身體條件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學資格;僅專業受限者,可以商轉其他專業。
 (四)新生入學報到時,所持有出入境證件的有效期應與學習期限相適應,至少有效期一年。
 (五)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門發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學生的規定》(教港澳臺〔2016〕96號)進行管理。
 (六)學生與內地學生執行同等醫療保障政策,按規定參加學校所在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並享受同等待遇。
 九、其他
 (一)學費(不含書費):按學分制收費,由課程學分學費和專業學費兩部分組成,每學期學生繳納學分學費按學生實際修讀的課程總學分計算(課程學分學費的標準為每學分100元)。
 
  
   
    
     深圳大學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學費標準一覽表  | 
    
    
     元/學期  | 
    
    
     專業類別  | 
     所屬學院  | 
     招生專業(方向)  | 
     學制  | 
     專業學費  | 
     課程學分學費  | 
    
    
     普通文科類專業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哲學、歷史學  | 
     4  | 
     1092  | 
     課程學分學費每學分100元,每學期按學生實際修讀的課程總學分計算。  | 
    
    
     傳播學院  | 
     廣告學、新聞學  | 
     4  | 
     1092  | 
    
    
     經濟學院  | 
     供應鏈管理  | 
     4  | 
     1092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营銷  | 
     4  | 
     1092  | 
    
    
     政府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  | 
     4  | 
     1092  | 
    
    
     文科法學師範類專業  | 
     教育學部  | 
     學前教育(師範)  | 
     4  | 
     1067  | 
    
    
     法學院  | 
     法學  | 
     4  | 
     1067  | 
    
    
     政府管理學院  | 
     社會學  | 
     4  | 
     1067  | 
    
    
     理工外語體育類專業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日語  | 
     4  | 
     1465  | 
    
    
     理工外語體育師範類專業  | 
     教育學部  | 
     教育技術學(智能教育)  | 
     4  | 
     1402  | 
    
    
     普通理工科類專業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智慧城市)  | 
     4  | 
     1365  | 
    
    
     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  | 
     4  | 
     1365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  | 
     4  | 
     1365  | 
    
    
     醫學部  | 
     生物醫學工程  | 
     4  | 
     1365  | 
    
    
     高水平建設學科理工類專業  | 
     心理學院  | 
     心理學  | 
     4  | 
     1714  | 
    
    
     材料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  | 
     1714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  | 
     4  | 
     1714  |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  | 
     1714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4  | 
     1714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化學  | 
     4  | 
     1714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4  | 
     1714  | 
    
    
     醫學類專業  | 
     醫學部  | 
     藥學  | 
     4  | 
     1665  | 
    
    
     醫學部  | 
     臨床醫學  | 
     5  | 
     1665  | 
    
   
  
  
 (二)住宿費:人民幣800—1500元/學年。
 以上收費和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發生的其他費用均以深圳市物價部门最新核定批准數為准。
 (三)國家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等助學措施按照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和我校相關規定執行。
 (四)如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香港自主招生政策有所調整,我校將進行相應調整,按新的政策執行。
 十、查詢方式
 單位:深圳大學
 電話:86-755-26536235(粵海校區,週一到週五)
 86-755-26736235(麗湖校區,週一、三、五)
 電子郵箱:zsb@szu.edu.cn
 傳真:86-755-26534482
 學校主頁:http://www.szu.edu.cn
 本科招生網主頁:http://zs.szu.edu.cn
 單位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3688號(粵海校區,郵政編碼:518060),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學苑大道1066號(麗湖校區,郵政編碼:518055)
 
 
 深圳大學招生辦公室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